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召開國家土壤污染治理修復技術應用試點項目推進會
2月15日下午,為推動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河南省土壤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關于實施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項目的有關要求,積極響應“千名專家進百縣幫萬企”綠色發展服務活動精神,省生態環境廳土辦組織召開國家土壤污染治理修復技術應用試點項目推進會,廳規財處、承擔有試點項目任務的鄭州、新鄉、濟源三市生態環境局分管領導、土壤環境管理負責人及會議特邀的6名專家參加了會議。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王喜云出席了會議,會議由土辦邵豐收處長主持,土辦調研員劉書強、規財處副處長楚彥友等列席了會議。
會議首先傳達了生態環境部《關于進一步推進和規范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環辦土壤函〔2018〕1526號)精神,三個試點項目所在地生態環境局分管領導分別匯報了試點項目的進展情況、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工作計劃,之后,會議宣讀了鄭州、新鄉、濟源3個試點項目“幫扶對子”省級專家名單和項目所在市地方責任人,隨后幫扶專家針對試點項目情況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王喜云副廳長指出,開展鄭州、新鄉、濟源3個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類技術應用試點項目是國家與我省簽訂的《河南省土壤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規定項目,是必須完成的約束性任務,對推動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開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省土壤污染防治面臨有工作要求高、技術復雜且篩選確定難、治理投入高等困難,企業迫切需要專家技術指導,土壤辦率先探索開展項目單位與專家“結對幫扶“符合省廳開展的“千名專家進百縣幫萬企“活動精神,要大膽試,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王喜云副廳長指出,做好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項目技術應用試點工作要注意以下幾點:一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承擔試點任務的三市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肩負的責任,增強榮譽感、緊迫感。試點市要高度重視該項工作,嚴密組織實施,協調各方保障,以一流的組織,取得一流的成果,一個都不能落后;要在全國爭先創優,為我省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工作增光添彩;二要認清差距,規范組織。我省三個試點項目與全國相比還存在著較大差距,存在有試點目標不清晰,治理對象選擇單一、工作不規范、進度不快等不足,急需完善。為此,3個試點項目要充分研究論證,加強項目設計,嚴密組織實施,做到“五規范”:規范項目方案、規范組織實施、規范項目管理、規范成果梳理、規范資金使用;三要落實責任、如期完成。本次會議已經明確各個試點項目的責任人,試點項目要“緊趕工期、加強指導、部門協同、強化調度、適時推廣”,要結合全省正在開展的“千名專家進百縣幫萬企”綠色發展服務活動要求,針對試點項目省廳成立的專家幫扶指導組,發揮好專家與試點單位“幫扶對子”的指導作用,切實加強研究,靠上一線服務,定期研究會商,及時指導總結,確保取得成效,高質量地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爭取早日為我省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成熟可推廣的治理與修復適用技術和經驗模式,輻射帶動全省土壤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向縱深發展。
會議最后,邵豐收處長對貫徹落實喜云副廳長講話和省“千名專家進百縣幫萬企” 綠色發展服務活動做了具體安排部署,會議取得很好效果。